【文旅在线-文旅云课堂】冀瑞宝—《匠心营造土木华章》(一)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地上不可移动文物遍及全省各个村落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地上不可移动文物遍及全省各个村落。所遗存的古建筑序列完整、品类众多,踞全国之首,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布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766722处(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古建筑类263885处。山西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5575处,其中古建筑28640处,古建筑占全国10.85%。

  2016年5月,山西省文化厅在《山西省文化资源概况》中公布的文物资源统计数据为:“古建筑及历史建筑约2万处,其中木构建筑9千余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106处,占全国同期木结构建筑物的70%以上;元代以来的古戏台2000多座,均居全国之冠;北魏至明清的石窟300余处;唐以来的彩塑作品12712尊,居全国之首。”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28027处,古遗址13477处,古墓葬4298处,石窟寺及石刻111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715处,其他246处。

  历史上山西茂密的森林,不仅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资源,同时为历代建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建筑材料。古代山西茂密的森林和黄土覆盖的土地,为先民们营造活动提供了“就地取材”的优越条件。

  “表里山河”的山西,受来自海洋温湿的夏季风影响较小,受气候大陆内部冬季风影响较大,气候干燥,有利于古建筑的保存;保守封闭的地理格局及古代森林茂密的得天独厚自然环境,赋予了山西深山藏古刹的优越条件。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绵长,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厚重的三晋文化。兼容并蓄的三晋文化,培育了山西人敦厚朴实、勤劳节俭、崇礼守信、崇尚正义的品质,三晋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哺育了生长在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对道德、良知,以及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之情、信仰之意。

  古代山西工匠,在15.68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的三晋大地上,创造了不同类型的建筑作品。考察山西各地寺观庙宇题记及碑碣等,多有“本村木匠、石匠……”记载。从佛光寺东大殿的题记中可推断,宁公遇从京都长安带来督工与当地工工匠共同建造的;从陕西蓝田县王顺山下的明代水陆庵,前殿释迦牟尼佛莲花台,发现“佛像士乔仲超等山西四人造”题记,证明山西匠工明代已走出山西发挥技能。传承至今的山西匠工主要分布于晋南万荣,晋中榆社,晋北定襄、五台,近年来晋东南也组建了古建筑施工队伍。

  山西遗存的古建筑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共性与个性特征强烈显明。共性特征,寺院、道观及城隍庙、文庙、关帝庙等聚落性宗教建筑文化内涵统一,遍及各区域。因各区域的地理环境、多民族文化的传播、交融,形成了各自突出的文化特质和民俗信仰。根据不同区域文化的突出性,可将山西古建筑划分为四个区系:雁门佛教建筑区、并州多教建筑区、上党诸神建筑区、河东祭祖建筑区。

  原标题:《【文旅在线-文旅云课堂】冀瑞宝—《匠心营造 土木华章》(一)》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iaoyu/2021-03-25/18992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