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理念创工匠精品——记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成都地铁17号线土建7标项目经理孙鹤明

来源: 浏览

小编: 广州都市网讯 (记者 常魁星 通讯员 祁云翠 张波)千年的沧海巨变,沉淀了成都平原的“水位高、卵漂石含量高、卵石强度高”“三高”砂卵石地层,被列为地

 

广州都市网讯  (记者 常魁星  通讯员 祁云翠  张波)千年的沧海巨变,沉淀了成都平原的“水位高、卵漂石含量高、卵石强度高”“三高”砂卵石地层,被列为地下掘进中的世界性难题。“创新创效、惟新惟高、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以臻于至善的完美理念创工匠精品!”是孙鹤明对工程的高标准要求和对员工、对自己的永恒追求。

孙鹤明是中国交建进驻西南市场轨道交通领域后首批荣获成都市2019年“五一劳动奖章”三位代表之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授予2019年全国范围内39位“优秀项目经理”荣誉之一;中交一公局集团2019年“十大优秀青年员工”之一;……诸多荣誉的背后,是一位年仅37岁的中交青年在交通领域砥砺前行16年,奋战在多项工程的见证。

何等功绩让年纪轻轻的他获如此诸多殊荣?好汉不提当年勇,神马往事已成过眼云烟,仅领略他任项目经理后管理的中国交建在西南区域中标的第一个直属大型PPP轨道交通项目就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图片1.jpg

精兵骁将进蓉城

数年锤炼只为闪耀而来!话还得从三年前的那个冬季谈起。2016年的12月,成都市中心段,高楼林立、拔地凌空、鳞次栉比 ;路上车水马龙,却行走如蚁。城市的经济发展急需交通的大力改善,拓展地下立体空间,长距离打通穿越城市地下的隧道工程,缓解路面公交、电轨等的交通压力迫在眉睫。成都地铁17号线开工建设,整条线路从西到东地下横穿。

成都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是中交集团凭借其强大的基建实力首次以PPP模式中标进驻西南市场的标志性工程。工程投资总额167.8亿元,采用项目总承包模式承建,总建设工期4年,预计试运营通车时间为2020年12月。17号线也是串联成都中心城区、温江、双流东升组团,进一步加强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快速联系的重要快线,建设好17号线对实现成都市委、市政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成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中标后,中交集团立即召集旗下优秀二级企业各路精兵成立了总承包项目总经理部,将一期工程全线分为土建9个标段。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承建一期工程土建7标,全长2.25千米,主要工程有“一站两区间”。承建段内,九江北站是成都目前在建地铁项目中最大的地下两层双岛四线平行换乘车站。2号风井~九江北站盾构区间需穿越富含砂卵石的“高水位、高卵漂石含量、高卵石强度”的三高地层,盾构区间下穿成新蒲快速路,旁穿成新蒲高架铁路 ,与市政道路交错并行。成新蒲高架铁路沉降要求控制在2毫米以内,施工难度将大大增加。

在短短两年多的土建施工时间段内,克服上有高耸挺立的各式建筑,下有纵横交错的水、电、气、光纤等管网和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三高砂卵石地层和夹砂层,迅速且顺利完成近10亿元的地下掘进工程,对精度的要求缩至毫米来计。如何选用一支具有丰富地下作战经验的精兵劲旅奔赴蓉城开展这项高难度的“地下工作”,成了2016年底摆在三公司领导班子面前的燃眉之急。然而,胸有成竹的领导班子心目中早已盯准了奔赴蓉城的最佳人选。由他带领一支敢打敢拼的年轻精锐团进军蓉城,迅速开展工作,公司领导班子都敢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孙鹤明的身份便从重庆盾构项目总工华丽转身为独挡一面、挑起大梁的项目经理,欣喜之余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引领团队高标准前行

“创新创效、惟新惟高、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以臻于至善的完美理念创工匠精品!”是孙鹤明对工程的高标准要求和对员工、对自己永恒追求。

7标工程段内的九江北站是成都市在建项目中最大的地下车站,体量大(相当于近4个标准车站体量),工期紧,地面有成新蒲快速通道,地面之上还有凌空架设的成蒲高铁上下平行而过。站内施工区域距成蒲铁路高架桥最近为21.5米,设计要求高架桥沉降控制在2毫米范围内,而地下还埋有暨有110KV电力管线、DN1800给水管、DN273燃气管、通信线、污水管线等,各条分支线路都是项目施工进度的拦路虎。项目总工和安全总监都觉得在这样的条件下施工风险系数太大,强烈建议对设计图上的施工位置进行变更。孙鹤明却恰恰提出相反的意见:“既然设计方出的图是经过地质勘测的,那就一定没问题。不经过挑战哪知道能不能成功?设计要求高架桥沉降控制在2毫米范围内,那我们就对自己要求再高点,再降为1毫米。行不行?”

“孙鹤明,你简直疯了!张口就再降1毫米,哪有那么容易?别靠年轻意气用事,这是搞工程,不是搭积木!积木塌了可以推倒重来。高架桥塌了责任谁来承担?”在领导班子一片反驳声中,孙鹤明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只有精度,才有精品!我们只要严格在设计的标准范围内按程序施工,提高自我的安全意识,真出问题,责任我负!”一场场脸红脖子粗的争论,一次次唇枪舌战的探讨,其本质都是对品质工程的高精度追求和挑战。就这样,对地面以上成蒲高架桥沉降控制在1毫米范围内开始了地面以下的九江北站施工建设。

孙鹤明不仅要求有精度,还要有速度!“追求速度不是目的,但没有速度就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早会布置工作,晚会总结工作,临时碰头会解决急难工作,把轻重缓急的事情归类来做,再急再忙,顺序不乱。在他带领的全体建设者共同努力下,克服了2018年连续2个月的阴雨天,仅仅3个月时间就完成45节主体结构施工,平均2天完成1节大体量的结构钢筋绑扎、支模、浇筑工作,这在成都地铁建设史上是首屈一指的建设速度。在市质量监督站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公司的验收会上,对比全线其他它各个车站,他们用默许的眼光认同了九江北车站的验收工程,对这个团队只说了一句话:“孙鹤明的团队,差不了!继续发扬!”

如果说九江北站作为在建项目中最大车站要与整条线路其它车站同步完工的时间限制对进度的要求是对他最大挑战的话,那只是孙鹤明综合管理能力中一个方面的体现。

突破盾构掘进技术难题

要在保进度同时保精度,“创新创效、惟新惟高”必须发挥得淋漓尽致,主要还体现在“两区间”的盾构段内。

明九盾构区间是要真刀真枪穿过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地下水位高、卵漂石含量高、卵石强度高的三高地质特点,致使大型盾构机“新时代号”在掘进过程中,下穿建(构)筑物、城市主干道、密集地下管网时,频遇刀具磨损严重、刀盘被卡、停滞不前的系列问题。多次邀请盾构专家前来协助解决后,专家刚走,新的问题又出现。为保证“新时代号”顺利接收,孙鹤明又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每次请专家,不如让自己的团队通过实战训练成为都能及时解决问题的专家。”

说到做到,雷厉风行!他立刻向局总工会发出请示,请示成立“专家创新工作室”。以他为牵头人的技术攻关团队,在面对砂卵石地层卵石含量高、粒径大,抗压强度高,流塑性极差等诸多困难时多次挫败。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带队前行的脚步,当团队成员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想放弃时,是他一次又一次鼓足干劲的带动大家在试验的路上艰难前行。“这一次失败了,下一次就可能成功了!不怕,我们无非就是缺少点点经验而已,但我们很年轻,有的是激情和动力,我们都可以成为行业内的专家!”在他的激情带动下,攻关组成员对盾构掘进的每环进行渣土取样和渣土筛分试验,为了找到最经济最适用的渣土改良配方,前后做了一百五十多次试验,终于研究出了适应砂卵石地层的土压盾构渣土流塑性改良配方,解决了刀具磨损、刀盘或螺旋排土器被卡、压力舱滞排,以及地面频发塌方的高频技术难题,为“新时代号”在降水浅埋段掘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力量。

图片2.jpg

看着试验成功后盾构掘进的速度从原来的每天1-2环提高至5-6  环时,一群年轻的技术攻坚团队成员拥着同样年轻的孙鹤明经理在“创新工作室”里欢呼着、跳跃着,激动得相拥而泣了,开心得像一群天真的孩子。他们感谢孙经理的坚持和鼓励,才让大家共同挑战成功了专家级的课题。

掘进途中,困难接踵而至,要在隧道埋设45米级工况下更换刀具,国内又尚无可借鉴经验,已经初尝成功喜悦的团队在面临更大的挑战时更是激情澎湃。孙鹤明成了他们攻坚路上的引航灯,有了孙鹤明做技术攻坚的方向引领和大力支持,大家觉得一切困难都不再可怕。在此种深埋高水压工况下,泥模成型困难,成型后保持稳定的时间短,作业人员进出仓加减压耗时长,高压工作状态下人员耐压考验大,孙鹤明又陪同着大家开始了泥膜配方试验,在试验室模拟带压换刀泥膜建立,经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从失败中找原因,从原因中找突破,最终在无带压换刀经验、无成功案例参考的情况下,先后克服了刀具偏磨难拆除、前期泥模保气差等问题,用时15天在成都深埋砂卵石工况下首次顺利完成了大直径盾构带压换刀作业,期间完成了30把刮刀和24把滚刀的更换作业。技术含量直接填补了国内同等工况下研究课题的空缺。

功夫不负有心人,狂沙吹尽始见金!这就是以孙鹤明牵头成立的“专家创新工作室”在成都地铁17号线创下全线单班日最高掘进9环,单线日最高掘进16环,单次掘进500环未换刀的最高记录。

创新工作室培养的一批批技术骨干,本着“来自一线、服务一线”的鲜明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取得了大量技术成果:《适应砂卵石地层的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流塑性改良及效果研究》关键技术荣获第四届全国质量创新大赛QIC-IV级成果;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受理23项;QC 6项;局以上论文14 篇;外部论文9篇;核心期刊5篇。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孙鹤明这位牵头人的功绩密不可分。他管理的7标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市结构优质工程奖,市优质工程“芙蓉杯”奖,争创中国交建优质工程奖及省优质工程“天府杯”奖。

百花齐放春满园

“始终坚持两抓(抓执行力、抓创新力)两培养(培养团队意识、培养成本意识);实现两个目标(优秀人才、品牌工程)为导向,围绕‘打品牌、创效益’全面开展工作。”是孙鹤明带团行军的终极目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努力那是孤军作战,一个团队的努力才能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抓好团队执行力和创新力,加强对团队人才的培养,是孙鹤明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长期宣贯的理念。他常说:“一个高效的团队不是靠强制,靠命令,靠压迫而达成目标的,而是靠大家自觉、自主、自发、自愿去完成任务的。为什么大家愿意为了这个团队的目标而付出代价呢?因为团队的成功会带来荣誉,带来利益,实现个人及团队的名利双收。每个人都能闪闪发光时不是为了照亮别人,而是更好的照亮自己的前程。”有时候他像一位满腹经纶演说家,而更多时候像一位能读懂每位员工心思的心理医生。他的讲话总是能触及员工内心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他不仅这样讲到了,也用实际行动这样做到了。实行绩效考核,奖优罚滞,劳有所得,功有所获,多劳多得,奖罚分明。把分配机制谈在前面,把奖罚制度落于纸面,一切公开透明。他的创新理念有很多,且很适用。他说:“项目做好了,团队做好了,要有领导赏,要有部门奖,要有晋升空间,这样大家才会努力去工作。”

正是在他这些满腹经纶的激情演讲和各种创新理念的影响下,项目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还坚持不懈的开展对标学习、每周讲堂、部长谈管理等系列员工素质大提升和部门负责人管理能力大提速的各种实战课程。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项目经理,除了要建精品工程外,还要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为项目、为公司培养一批‘靠得住、能干事、在状态、善合作’的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能独挡一面的优秀青年干部和党的后备接班人,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项目一线就是公司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大家的表现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凸显。对部下的严是爱,松是害。有机会表现的时候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图片3.jpg

他鼓励优秀青年参加一、二级建造师考证;要求各部门都把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优秀案例、创新方法进行分享和传受;还邀请专业的口才培训讲师对管理人员开展工作中如何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的专业培训;组织领导班子到相邻施工单位学习先进的创新管理理念。“人生活到老学到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道路上,我们要谦虚而虔诚。”

正是在孙鹤明这些不同寻常的创新思维理念的引领下,带出一支不同寻常的卓越团队。成都地铁项目两年多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在原有7名领导班子的基础上再培养了2名经理助理,各部门内部也意向性的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后备部长级管理人才。创下了诸多集体荣誉:项目连续两年评为“文明集体”;连续三年评为“先进党支部”;三个工区分别评为“文明施工达标工地”;代表公司荣获成都市“五一劳动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等殊荣。这些光环的背后都与孙鹤明对团队的艺术性管理有着鱼水交融的关系。

前进路上任重而道远

“你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的?”项目快完工时,孙鹤明面对华西都市报记者的提问,他长长的深呼吸了一口气,沉思了很久:“干工程,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精度和速度,还要高标准的创新创效,为后续同类工程积累经验,这是我作为一名工程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职能,还谈不上工匠精神,前进路上任重而道远!”

回望来时的路,烈火炼真钢。回忆起“新时代号”在地下掘进的那段艰苦岁月,孙鹤明轻轻的抹了下眼角,只是淡淡的一笑!这就是立足巴蜀平原,历经三年奋战,克服千重障碍万重难,实现“新时代号”盾构机从西到东地下横穿,襟展蓉城的一局精英——孙鹤明,员工给他赋诗一首。

一局精英孙鹤明,带兵出征战蓉城;

开辟轨道十七线,盾构施工技术精。

地下掘进千重难,地表易陷卵石坚;

深基降水一年半,渣土改良做试验。

单班日高过九环,单线日高十六环;

带压换刀破难关,百日掘进双千环。

提质增效为主线,创新创效累经验;

技术革新创工法,申请专利Q C编。

七月迎来艳阳天,明九两站互通联;

零七标段双洞穿,一局品牌响西南。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19-12-31/16689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