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师走进抖音,去年十人年入百万

来源: 浏览

小编: 为了让失传800多年的汝瓷卵青釉重现于世,李廷怀花了2000个日夜,失败了1800次。这段经历在抖音被浓缩成一条条短视频,有43万网友为之点赞。李廷怀是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代表

 为了让失传800多年的汝瓷卵青釉重现于世,李廷怀花了2000个日夜,失败了1800次。

这段经历在抖音被浓缩成一条条短视频,有43万网友为之点赞。

图片1.png

李廷怀是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抖音有6.2万粉丝,他通过抖音电商销售汝瓷超300万元,直接带动了当地手艺人创业。

短视频直播时代,民间高手、俗世奇人,正走出深巷另辟天地。

据抖音今天最新发布的《抖音非遗数据报告》,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覆盖率达97.94%,平台上相关视频数量已超过1.4亿,其中,濒危非遗在抖音获赞超1亿次。

其中涉及潮剧、扬剧、蹴鞠、唢呐、竹编、武术、油纸伞、泥塑、二胡、口技等诸多领域的非遗传承人。

这些老手艺人在过去可能曲高和寡、无人问津,但今天一条不到1分钟的短视频,就能让他们在互联网江湖名声大振,获得新的营生。

图片2.png

《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0位非遗传承人通过抖音电商年入百万。

几十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他们入局短视频,一出场就是硬核玩家。

01

他给熊猫做竹编蛋糕,

一条视频点赞超百万

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辉辉,在3岁生日时收到了一只竹编蛋糕。

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花了1个月的时间准备这份礼物。抖音上有一条视频记录了他从构思到成品,最后提着蛋糕去见辉辉的全过程,引来百万网友围观点赞。

图片3.png

这对于今年51岁的老手艺人何红兵来说是意外的体验。

何红兵最早做抖音号是2019年,妻子王望凡偶然将何红兵线下展出的作品拍成视频上传到抖音,没想到获得了几十万点赞,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个让更多人了解竹编的好机会。

“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要坚持传承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

截至目前,何红兵的抖音号@何红兵大师官方-大世文化 共发布288条作品,获得21.7万粉丝、479万点赞。

在他的视频里,能看到竹编作品的编织过程;

图片4.png

竹编的成品,也跟我们平时看到比较基础的“竹篮竹筐”天差地别;

何红兵的父亲何福礼是竹编国家级传承人,因此,何红兵从小就对竹编艺术耳濡目染。后来他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正华,学会了木雕技艺,并于2006年开始研究竹木结合技艺。

凭借多年积累的竹编与木雕技艺,何红兵随父亲6次进故宫修文物,迄今修复了倦勤斋、符望阁以及宁寿宫花园里的宝座、折扇、屏风等。

图片16.png

朱炳仁

“铜被高温烧化后,化成红彤彤的铜水自由流淌,千姿百态,我看这个铜渣非常美,所以就留了下来。”朱炳仁回忆熔铜的由来。

目前,“朱炳仁·铜”品牌的线下实体店将近90家,2015年开始做电商。去年疫情冲击下,他们加大线上投入,并在各平台尝试直播带货,其中包括抖音。

“过去说破嘴皮子大家也不知道我们在干嘛,但现在通过一条视频就可以。”沈薇是朱炳仁的徒弟,也是朱炳仁团队的电商负责人。

在朱炳仁的抖音号@铜雕大师朱炳仁,能看到熔铜的制作过程,红彤彤的铜水浇灌在各种介质中,自由流淌,最后凝固落定。

图片17.png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非遗商品在抖音直播间成交。《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非遗传承人带货总成交额较去年增长15倍。

线下经济也得以反哺,比如线下剧院、店铺获客能力提升,品牌合作机会增多,更多人愿意参与到非遗的制造与传承中来。

浙江省非遗中泰竹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丁志刚在抖音教做笛箫后,获赞超百万,有留学归来的大学生沿着抖音来拜师学艺。

图片20.png

数据显示,在浙江东阳一个地区,抖音电商带动的非遗相关就业超5000人。

短视频内容创作本身也在反向推动老手艺的焕新。比如很多非遗老艺术家都会在线上提供粉丝定制,定制的内容也结合了时下流行的元素。

某种程度来说,非遗创作在当下充分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

一是内容平台的推动。

以抖音为例,2019年抖音发起非遗合伙人计划,面向全国招募非遗创作者。在平台发力直播电商的势头下,去年,抖音电商陆续推出多个活动助力非遗传承。

未来几年非遗内容一定会是各平台长期关注扶持的垂类。

二是新国潮的流行。

相关报告显示,国潮在过去十年关注度上涨528%,90后已成为相关搜索主力。据艾媒咨询《2020-2021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六成网民偏好从线上渠道消费国牌商品,电商平台成国潮商家重要服务平台。

国潮成为流行,非遗也将成为主流。只要酒香,就不存在巷子深。

图片21.png

国家级云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的视频,在抖音获赞236万

三是新中产消费群体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新中产的快速崛起,带来消费观念和模式的变化,也带动了高审美精神性产品的消费迅速发展。

非遗内容作为传统精神属性、艺术属性的集中体现,可能会迎来一批全新而广阔的消费受众。

短视频搭了台,老艺术家们也在逐渐适应。他们有的直接坐在镜头前介绍自己、展示手艺,也有的尝试跨界,出演剧情视频。

通过这种方式,银川市非遗乔家手工皮艺代表性传承人乔雪去年一年在抖音直播200多场,累计卖货近300万元。

图片22.png

乔家手工皮艺传承人乔雪

对于非遗内容来说,传承人亲身入局、出现在镜头前创作才能为内容注入灵魂。

因为手工之所以可贵,也是因为有人将生命中的一段具体的时光,物化给了另一些人,而且每一件都是孤品。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1-06-17/19250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