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嘉宾合影 2025年8月16日下午,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北京荣宝会艺术中心主办,敦煌丝路之美书画院承办的“敦煌情缘——宁强x张大千 对画展”在北京荣宝会艺
嘉宾合影
2025年8月16日下午,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北京荣宝会艺术中心主办,敦煌丝路之美书画院承办的“敦煌情缘——宁强x张大千 对画展”在北京荣宝会艺术中心隆重开幕。
在开幕式上,主办方领导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长刘铭威先生,北京荣宝会创始人陈海林先生分别发表致辞;宁强教授的亲朋好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隽女士,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云大慧女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婷婷女士,上海嘉一壁麟商务咨询总经理杜佳女士,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西部国际艺术品运营中心董事长刘明昌先生,兰州大学敦煌学博士瞿朝祯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卓志云先生,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展AIYFF创始人、轩辕之风国际友人俱乐部执行主席单志单先生先后致辞分享;展览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强先生致感谢词。
展览开幕式由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师兰晨先生主持。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00余位各界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师兰晨先生主持展览开幕式
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长刘铭威先生致辞
刘铭威先生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倡议。强调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为敦煌文化的传承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此次对画展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艺术活动。将张大千、宁强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话,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敦煌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笔下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家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连接不同的文化和心灵。
希望通过这次画展,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敦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传承敦煌文化。同时,也希望广大艺术家能够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为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荣宝会创始人、展览策展人陈海林先生致辞
陈海林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当张大千先生与宁强教授的画作在敦煌祥云中相遇,这是对敦煌艺术跨越时空的对话!宁强教授不仅深谙敦煌学,更凭借多年在多国执教的经历,拥有广阔的跨文化视野。他将敦煌的神性、灵性与生活意趣巧妙融合,倾注于笔墨之间。他既继承了张大千先生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之心,又以独到的艺术视角与创新手法,为敦煌艺术注入了全新的视觉表达。这正是本次“对画展”的深层意义所在:让经典历久弥新,让创新扎根传统。
在接下来为期十天的展览中,这40余幅珍贵作品将在展厅中娓娓诉说宁强教授对敦煌的深情感悟。8月17日,宁强教授将与刘双舟教授、唐花玲女士,带来一场题为《敦煌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精彩三人谈”!相信通过这场分享,大家能更深入地理解敦煌艺术的发展脉络,感受到它跃动的精神灵魂。我衷心希望大家在荣宝会的这段艺术旅程中,有所触动、有所收获。
展览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强先生致感谢词
宁强教授在感谢辞中说道:看到下面一张张熟悉的脸,我感到非常的开心,感谢大家来到展览的现场,一起为敦煌艺术喝彩。这个展览是我的一个心愿,这次来的嘉宾有学者、收藏家、艺术家等,大家都有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我本人大学期间20岁的时候有一个梦想:就是去敦煌,我的风格就是说干就干,看到敦煌美轮美奂的照片,感叹世上还有这么个地方,到这个地方去是一辈子的享受,所以我大学毕业就去了敦煌工作。
后来又各种机缘巧合去了哈佛大学,走遍了全世界之后,我感觉还是中国好,所以我又回国工作了,先后在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这一路走来,我一边做敦煌学术研究,同时坚持进行创作,还做艺术金融、艺术品市场的研究。刚才有嘉宾好友致辞提到我横跨了几个领域。我也一直在想将来进行安心的地方,我想过在日本北海道的小木屋,漫天白雪中画面唯美,在那里进行画画、著书,但是我发现在那里不会安心,可能几天呆着很好,呆时间久了不行。我也想过在云南大理洱海畔做一个玻璃屋,每天在阳光灿烂的水岸边,那样的生活我感觉也非常好,但在这里我可能能呆几天一个月,但是没法呆一辈子,因为心不安。
最后,我确定的地方是敦煌,敦煌才是我的心头所爱。因为机缘巧合,我找到了一个离敦煌莫高窟最近的地方——莫高镇莫高村。这里紧挨莫高窟文物保护区。在莫高村,我找到了一个很理想的地方做我的工作室,我想在这个地方就可以心安。我可以在莫高村的工作室做创作、研究,也可以在那里接待朋友。在这里,不仅可以亲近敦煌、亲近古人,还可以传承敦煌的千年文脉。在回到初心、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我将再重新出发,开启宁强2.0的新路程。我也欢迎朋友们到敦煌工作室找我聚会交流,一起来感受敦煌,弘扬敦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隽女士致辞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云大慧女士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婷婷女士致辞
上海嘉一壁麟商务咨询总经理杜佳女士致辞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西部国际数字艺术品运营中心董事长刘明昌先生致辞
兰州大学敦煌学博士瞿朝祯先生致辞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卓志云先生致辞
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展AIYFF创始人、轩辕之风国际友人俱乐部执行主席单志单先生致辞
宁强教授为嘉宾导览介绍作品
宁强教授为嘉宾签送画册
媒体采访嘉宾
本次展览共展出宁强教授三大敦煌主题系列:“敦煌圣人系列”“敦煌灵境系列”“敦煌灵猫系列”的油画作品40余幅。其中,“敦煌圣人系列”中的《水月观音》、《观音菩萨》等多件作品,是宁强教授与张大千先生的艺术对画之作,也是他致敬敦煌经典,研究和传承创新敦煌艺术的倾心之作,为本次展览增添了独特意义。
张大千先生系四川内江人,是20世纪中国画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大师,在张大千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生涯中,于1941年至1943年在敦煌进行了为期2年7个月的“礼佛敦煌”系统性临摹、研究,“礼佛敦煌”的作品可以说是其艺术的高峰。张大千是将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传播至国内外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宁强教授系四川乐山人,1983年四川大学毕业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到敦煌研究院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敦煌工作了7年多,1991年1月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艺术史博士,四十多年来持续研究敦煌,弘扬敦煌,是国内外最重要的敦煌学专家之一。同时,宁强教授长期以敦煌为主题进行书画创作,表现手法涵盖书法、水墨、古法壁画、油画等,尤其是近年来敦煌油画系列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创新特色,对敦煌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拓展。四川·敦煌·全国·海外,宁强教授与张大千先生二位四川人因“敦煌”产生了丰富关联和想象力,构建了一段值得敦煌艺术界关注的敦煌情缘佳话。
宁强教授“敦煌圣人系列”的《水月观音》作品,取材于敦煌榆林窟第二窟西壁北侧。张大千先生曾于1941-1943年敦煌之行时以传统壁画技法临摹创作了《水月观音》,于2017年中国嘉德秋拍上以1.012亿元成交,是张大千的代表作之一。宁强教授以油画手法再次临摹创作《水月观音》,色彩表现更加细腻、纯净,将他对敦煌文化、佛教艺术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进行了新的创作表现。两位不同时期著名艺术家的《水月观音》作品对画呼应交流,反映着敦煌文化艺术具有极强的传承创新力。
“敦煌灵境系列”为宁强教授创作的《莫高窟与三危山对视》、《月牙泉幻象》、《常书鸿故居》等作品,兼具哲思、超现实和敦煌风景、敦煌人文的心灵之境。
宁强 敦煌灵境系列《三危山与莫高窟》 布面油画 101x106cm
“敦煌灵猫系列”是宁强教授首创,画的不仅是在敦煌莫高窟等地生活的猫,也是宁强教授创造的哲理之猫。他赋予了“敦煌灵猫”这一全新的猫品种,多年来非常受各界朋友们的喜爱。此次展览是“敦煌灵猫”为主题系列地进行展览和宣传,意义非凡。
宁强 敦煌灵猫系列《敦煌灵猫·红猫二》 布面油画 105x155cm
展览共展出11天,至8月26日结束。
艺术家简介
宁强教授,敦煌学家、艺术史家、著名画家。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曾经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密西根大学、康尼迪格学院,先后为中国、韩国、日本的当代艺术家策划举办展览20余人次。回国后,受聘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历史学院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出版英文、中文研究著作、画册10余部/册,发表英文、中文、日文论文60多篇。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并荣获“李可染艺术贡献奖”、“日中艺术家交流展(京都)优秀作品奖”。
展厅现场
部分展览作品
宁强 《敦煌圣人》 书法
宁强 敦煌圣人系列《反弹琵琶》 布面油画 110x156cm
宁强 敦煌圣人系列《西夏菩萨》 布面油画 110x145cm
宁强 《敦煌灵境》 书法
宁强 敦煌灵境系列《莫高窟明月夜》 布面油画 101x129cm
宁强 敦煌灵境系列《蓝色月牙泉》 布面油画 101x118cm
宁强 敦煌灵境系列《大漠诗意》 布面油画 101x112cm
宁强 《敦煌灵猫》 书法
宁强 敦煌灵猫系列《敦煌灵猫·黑猫一》 布面油画 110x126cm
宁强 敦煌灵猫系列《敦煌灵猫·黑猫二》 布面油画 93x140cm
宁强 敦煌灵猫系列《敦煌灵猫·红猫一》 布面油画 101x155cm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5-08-20/2184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