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区域互联互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截至 10 月 15 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跨境国际旅客超 60 万人次,覆盖 115 个国家和地区,这一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区域互联互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截至 10 月 15 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跨境国际旅客超 60 万人次,覆盖 115 个国家和地区,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中老铁路作为区域发展“黄金动脉”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跨境出行方式,更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优化开行方案,满足多元出行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游客跨境出行需求愈发多样化,对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老两国铁路部门敏锐捕捉这一变化,不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2023 年 4 月 13 日,昆明至万象首趟国际旅客列车成功开行,为中老两国人员往来搭建了便捷桥梁。此后,铁路部门持续发力,2024 年 4 月 13 日起逢周末开行西双版纳(普洱)至琅勃拉邦国际旅客列车,进一步丰富了出行选择。今年 7 月 18 日起,再次扩大国际旅客列车开行范围,将普洱至琅勃拉邦国际旅客列车运行区间延伸至昆明至万象,形成第二对昆明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这一系列举措,如同精心绘制的一幅出行蓝图,让旅客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更加灵活地规划行程。 每趟跨境旅客席位增至 420 个,每天出入境人数最高达 1400 多人,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了中老铁路在满足出行需求方面的显著成效。席位的增加,意味着更多人能够踏上这场跨境之旅,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出入境人数的增长,则彰显了中老铁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无论是商务出行、旅游观光还是探亲访友,中老铁路都以其高效、便捷的服务,成为人们的首选交通方式。 ## 带动产业繁荣,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中老铁路带来的巨大客流,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活了沿线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来自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 115 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搭乘跨境国际旅客列车,纷纷走进中老两国的城市与乡村。在老挝,古老的寺庙、神秘的原始森林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在中国,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昆明的历史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 景区的火爆带动了酒店业的繁荣。各大酒店纷纷提升服务质量,推出特色住宿项目,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高档豪华酒店到温馨舒适的民宿,各种类型的住宿场所都迎来了客流高峰。餐饮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地特色美食成为游客品尝的重点。老挝的糯米饭、中国的过桥米线等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更成为传播两国文化的载体。 客流的增加还促进了物流和信息流的加速流动。随着游客的往来,两国的特色商品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交易。老挝的咖啡、中国的茶叶等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更多关注。同时,信息流的畅通也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 促进互联互通,推动铁旅融合发展 中老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是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它打破了地理障碍,缩短了中老两国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两国人员、物资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通过铁路,两国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产业得以协同发展。在贸易领域,中老铁路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增长。在文化领域,铁路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铁旅融合是中老铁路发展的又一亮点。铁路部门与旅游企业紧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从铁路专列旅游到沿线景点的一站式服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旅游体验。这种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铁路的附加值,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铁旅融合,中老铁路实现了从单一交通功能向综合旅游服务的转变,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发送跨境国际旅客逾 60 万人次,覆盖 115 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中老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不仅满足了游客日益多样化的跨境出行需求,带动了沿线产业的繁荣,促进了区域的互联互通和铁旅融合发展,更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展望未来,中老铁路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连接中老两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友谊之桥、发展之桥,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区域发展新画卷。(吴俊元)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5-10-20/21866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