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造航母有自己节奏两艘或都大连造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图片为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次看似风平浪静的航行,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特别是土耳其的各种手段让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个国家的做事风格

  图片为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次看似风平浪静的航行,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特别是土耳其的各种手段让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个国家的做事风格。

  大家知道,对外军购向来是涉及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多种关系的敏感事项,尤其金额巨大的重大军购项目背后,往往隐藏极其艰苦的谈判拉锯和复杂多变的操作手法。绝非一则消息看上去那样简单和顺理成章。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瓦良格”号,计划将该舰船体拖回后停泊在澳门海域,并改装为超级海上酒店、赌场及军事博物馆。

  “瓦良格”号要想回到中国,首先必须从黑海水域通过号称“欧亚分界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再经地中海穿越苏伊士运河,过红海,经印度洋、太平洋,最后到达中国南海。横穿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与相连的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通称土耳其海峡。

  该海峡是乌克兰等黑海国家的舰船出入地中海的惟一通道,平均每年通航船只达5万艘。不过,瓦良格号在拖带下欲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时,遭土耳其政府拦阻,并被命令退回黑海,开始了此后五百多天在黑海上的徘徊。

  “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瓦良格”号被阻挡在黑海后,只能在黑海里打转转,漂荡了很长时间后,又返回原乌克兰海港。

  当时土耳其方面提出了多项理由不接受“瓦良格”通过海峡,最终,中国与土耳其开始了一场长达一年半之久的“马拉松式”谈判。中国动用了所有外交手段,包括驻土耳其大使在内游说土方,而且除了外交斡旋外,中国军方的努力也不能忽视。

  土耳其总参谋长凯威里科鲁正是在当年的7月应邀访问北京,受到了时任中国高规格接见,双方在军事技术出口方面达成了一些协议,包括中国向土耳其出口卫士-1火箭炮技术、B611战术地地导弹技术等等在内一系列承诺,土耳其军方的立场也随之改变。

  凯维芮柯鲁在8月初照会总理府,“建议放行”。而土政府也提出,要求中国开放对土耳其的旅游,争取每年有200万人次中国观光客到土耳其,可为土耳其创造20亿美元的外汇。

  之后,土耳其要价20项条件,包括向土耳其支付10亿美元“风险保证金”等等一系列极为苛刻的条件,才让“瓦良格”航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近日, 土耳其还宣布取消购买中国导弹的协议和竞标结果,尽管土耳其2013年接受了中国的标书,但是还希望同时能够选择美国或欧洲的武器,但由于它们都不符合土耳其的标准,最终土耳其在一年内作出决定,取消中国的中标。

  一些军事专家认为,土耳其当局不会急于在近期和中国公司达成协议,而是希望美国人或欧洲人最终能够明白,土耳其并不是在虚张声势,除非他们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彻底修改自己的投标书,尽量达到土耳其的标准,否则土耳其可能会继续推进自主防空系统的实际部署。

  军事专家雷泽称,土耳其媒体此时再次放出这个消息,可能与土耳其军方想尽快逼西方国家转让技术,而采取的“恐吓战术”有关,土耳其虽然让中、法、俄、美四国参与其国产防空导弹竞标,但土军方中意的只有美法两家公司的导弹,然而这些西方厂商正是揣摩到土方的真实意图。

  迟迟不愿意给土方转移相关技术,造成这项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军贸交易直到现在也没有成交。有外国媒体分析,土耳其军方其实非常中意法国的防空导弹系统,但法方并不像卖技术给土耳其。

  据悉,作为中国首个向北约国家出口先进大型武器系统的案例,红旗-9参与土耳其远程防空导弹竞标一事,从2012年披露就引发了巨大关注,2013年竞标成功后更是让无数人欢呼雀跃,可之后就陷入长期扯皮中,不断有消息称合同搁浅。

  加拿大媒体《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红旗-9得标的新闻极有可能是土耳其针对法国主导的紫苑防空导弹(Aster)的压价战术,而土耳其的高调态度也令人惊讶。图片为中方参与竞标土耳其的两栖攻击舰项目模型方案,在这场竞标中,中国同样成为土耳其压价的工具。

  专家称近年来,中国与土耳其进行军事技术合作时,多次成为土方招标中的“陪标专业户”,土方常常拿中国竞标方案作为“压价”手段,逼迫目标方案降价以获取最大利益,中方在未来参与其他国家国防招标过程中必须吸取这些教训。

  【环球军事报道】近日疑似中国国产航母吊装第三块机库组件的图片在中国互联网上被频繁转发,甚至一向自诩对中国军事装备的重大进展非常了解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也报道称,从最近卫星照片判断,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将于2016年下水。同时,第二艘国产航母或将开工建造。中国军事专家李杰认为,对于外媒关于中国航母的炒作,不必太在意,中国航母建造节奏会以自身的计划与航母建造规律为依据。

  《汉和防务评论》杂志网站的文章称,大连新航母的下水时间应该在2016年下半年,甚至更久。据称,航母在大连厂称作“精品工程”,每一个流程的建造、安装都必须经过军代表的论证,不会赶工。报道称,通过最新卫星图片看到了大连造船厂军用船坞附近的景象,众多的氧焊设备、各种分段堆积如山。但至关重要的工作还在今后,包括甲板的焊接,舰桥的建造等。

  有分析指出,美苏建造航母主要采用分(总)段建造法,尽管叫法不太一样,但方式大同小异。也就是将航母分成不同的分(总)段分别建造,然后进行合龙组装。例如“库兹涅佐夫”号的建造就是以机库甲板为分界线个分段。我国大型造船厂为提高建造速度和船坞运用效率,也采用分段建造法。

  中国军事专家李杰7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大中型航母的机库要有200米左右,它是储存、维修以及出动航母舰载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如果真的已经建造到这个阶段,那是分段建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对于西方媒体猜测国产航母2016年下水,李杰认为,一般来说建造一艘航母需要4-5年的工期,这样才能保质保量。外媒对于中国航母建造节点的猜测经常带有一定的炒作性质,就是为中国军事威胁论寻找依据。中国建造航母的进度会以自身计划与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规律为依据,不必在意外媒炒作。

  除了大连正在建造首艘国产航母的说法外,外界还有着江南造船厂将建造第二艘国产航母的传闻。有媒体报道称,11月24日,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00吨龙门吊主梁吊装到位,标志着整台龙门吊总体吊装顺利完成。该节点的完成为2016年3月18日的按时交机打下坚实基础,在船舶行业龙门吊的建造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分析认为,该龙门吊比建造“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用的龙门吊载重还大,完全可以用来建造航母。

  《汉和》也报道称,在江南造船厂,第二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准备工作也在悄然进行,“从这一动向看,诸多技术开发已经接近尾声,尤其是蒸汽弹射技术。”文章称,2016年江南造船厂是否动工建造航母,值得高度注意。

  一篇介绍沪东重机工会军品劳动竞赛的文章日前受到中国军迷广泛关注。该文章称,“公司研发的16PC2-6B主要用于国家两攻项目,要和法国‘西北风’号、日本‘出云’号等同类型船用主机抗衡,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体现了沪东重机为海军装备提供永恒动力的企业责任”。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表示,随着用于大型两栖攻击舰的柴油机性能曝光,中国很可能将开工建造新型的大型两栖战舰,江南造船厂准备建造的很可能是两栖攻击舰。首艘航母辽宁舰是在大连造船厂改装修缮的,之后进行的科研试验也是大连造船厂的技术人员进行的。如果不在大连造船厂建造首艘国产航母,那么在辽宁舰上付出的努力、获取的经验和一些科研成果很可能付诸东流。而且第二艘国产航母应该与第一艘航母有一定的延续性。另外,首艘航母一旦下水,空出船台,那么第二艘航母便可以开工建造。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建造第二艘航母,大连承建的可能性仍然不小。

  李杰认为,建造航母这种巨型武器系统,一般会选择有相关建造经验的造船厂,因为设计人员、舾装人员以及海上试验人员都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如果在主体系统不做太大改变的情况下,未来建造第二艘国产航母仍可能会选择在同一家造船厂建造,而如果将来要更换航母中的主要系统,则不能排除在其他造船厂进行建造的可能性。

  李杰表示,中国军迷关注两栖攻击舰的建造进展是可以理解,也非常必要的。相对于航母,虽然两栖攻击舰的制空能力差一些,但它具有非常多的用途,而且造价较低,出动时带来的政治敏感度也小于航母,所以它是可以与航母相互促进的大中型水面战舰。

  李杰认为,发展两栖攻击舰与发展航母是并行不悖的,既可以组成编队到周边海域活动,也可以独立行动执行多种军事任务以及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03-21/7256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北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