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其实与这个题目相对应的是“2019年中国房价会不会暴跌?”
其实与这个题目相对应的是“2019年中国房价会不会暴跌?”。笔者相信这两个题目都是大家想要答案的,同问者应当不少。所以放一块儿回答会比较系统。
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涨跌幅超过20%—30%甚至更多的,会比较被认同为暴涨暴跌(当然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还有一个规律是,涨幅翻倍甚至几倍十几倍的城市大大的存在。尤其以一线城市中心区域的楼盘为甚。但涨的时候人们往往比较喜欢暗爽,没人多说什么。市场上的标志之一是股市的冷清与楼市的门庭若市,是反价的多了起来。开发商或卖家往往在大的利益面前,不惜以牺牲诚信为代价取消交易。而跌幅凶猛的时候,往往与所在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比如前些年鬼城排行榜中的前十名,鄂尔多斯、神木什么的,当时确实很惨很惨。跌的时候,到开发商楼盘拉横幅闹事儿的会多起来。此为一景。
在以往的大小周期里,大涨或暴涨的年份与经济过热基本上同步,GDP超速亮眼。比如2006、2007年。以及后来推出去库存等楼市新政的2013、2014那一轮。政策层面,低首付或零首付或首付分期付款、降利率、购房资格不设限等等均悉数放宽放松,楼市里的老江湖们不用多说,果断入市抄底,收获颇丰。
而大跌或暴跌的年份与国内经济特别是全球经济发展有关,比如200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这个时候的市场表现就不用多说了,人们一般都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跌的时候再刺激再鼓动都没用。市场成交有价无市,寒气逼人,一派肃杀之气。而老江湖们则在熊市来临之前早早逃顶出货,落袋为安。
其次说说如果出现暴涨或暴跌,政府会怎么办?银行会怎么办?开发商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体现出了政府发展经济民生的原动力属性与社会平稳前行的公共属性之间的动态平衡。就是说政府既不愿意看到房价暴涨,也不愿意看到房价暴跌。“房住不炒”理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有位房地产专家说,房住不炒就是最好的房地产长效机制。真是说对了。这两年多来,这一政策理念贯彻执行得也比较到位,从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看,二月份房价涨跌幅是个位数甚至在1%范围内波动,可以说这是相当的调控艺术了。
关于银行与开发商,引用孙宏斌的观点——如果房价跌30%,开发商没了,但银行还在。这话说得有水平,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长期以来,房贷在银行贷款里一直是优质品种,银行无论出台什么样的房贷政策,均是出于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其实商业银行原本对房贷是不排斥的。安全,低风险,优质。这与国人的传统投资理财、安居乐业观有关,极少极少会弃贷而去。如果不是遇到非常之事,一定会举全家之力也要还完房款,拿到属于自己的房产证。
再者,开发商的融资渠道除了银行之外,还有许多明的或暗的平台可供操作。从去年各大知名房企报表看,现金流充裕,买地出手阔绰,土地储备充足,丝毫看不出活不下去的艰难。既使有非常情况出现,也是以裁员降成本为第一杀手锏,而不会选择离场。
当然,2019年房价暴涨或暴跌的概率是极小的,市场的变量与政策的变量互为变量互相影响。如果市场出现重大变化的因素,政府可以出的正向或反面的政策组合拳相当有力。千万不要低估了政府强大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水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根本不会改变,坚信这一点,是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发展的定海神针。
这几乎是明摆着的,各路房地产投资的资本方以及家庭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较大的,当然希望能够继续涨,起码不要跌,保值增值要求合情合理。不然以通胀大环境下计,不涨即为跌。而那些屡次踏空、等着抄底的,当然希望能够跌,最好能跌到三五年前的水平。这个想法是美好的,但是不现实、不可能。最近新闻媒体在反复炒作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或者三四线城市,究竟哪些区域会涨或跌。原因是,普涨普跌已经不太可能了。今年的热点会在哪一类区域城市出现?大家都想知道。从人才到人口,从城市群到都市圈,到越来越热的湾区经济,对房地产寄予厚望的不少。
总体情况可能是:整体平稳,局部精彩。这个局部,是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caijing/2019-03-10/655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北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