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称日本正重新走向军事化:军力在“渐进式增长”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4月29日发表阿兰·巴尔吕埃的文章《日本是否正在重新军事化?》,全文摘编如下:  根据4月初开始实施的2019财年预算计划,日本防务预算会达到创纪录的470亿美元

  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4月29日发表阿兰·巴尔吕埃的文章《日本是否正在重新军事化?》,全文摘编如下:

  根据4月初开始实施的2019财年预算计划,日本防务预算会达到创纪录的470亿美元。安倍晋三政府认为随着安全方面地区挑战的增加,有必要在防务方面增加投入。

  日本认为自己面对的安全威胁不断增加,包括战略性的孤立局面、海上紧张局势加剧、半岛威胁依然存在,以及日俄岛屿争端仍未得到解决,日本因此同俄罗斯理论上仍处于战争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以及安倍晋三的推动下,日本大幅强化了自卫队,后者也被视作居于亚洲前列的武装力量。法国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东北亚问题研究员玛丽安娜·佩龙-杜瓦斯指出:“日本已经走过了单纯防御阶段,现在外界看到的是一支没有约束的军事力量。”

  作为日本军力投射跃进最为惊人的证明,日本决定改装“出云”号,从而在未来能够容纳F-35B起飞和垂直降落。通过配备一种以攻击为设计初始理念的战机,日本将获得真正的攻击能力。日本官方在谈论“出云”号时不提航空母舰,而使用“直升机驱逐舰”的称谓,以避免刺激地区紧张局势。不过,获得F-35B可能会改变日本地区安全处境,并有助于强化日本的威慑力。

  此外,日本陆上自卫队在2018年3月27日成立水陆机动团。这被视为是日本版本的海军陆战队。水陆机动团有2000人,从领土防卫到灾害救援,执行的任务广泛。东京解释称,这支力量不会执行攻击行动。但是,在其任务列表中却包含夺取“被外军占据的离岛”。

  自卫队本来不得配备进攻性武器,但日本已经这样做了。安倍鼓吹“国家防务自主化”,东京因此斥资采购攻击性装备,比如射程超过900公里的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此外,日本还在一些性质更加不清晰的新冲突领域发展实力:网络空间、太空、电磁波谱……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在2018年12月公布的文件中首次将这些领域视为优先,负责太空的一支部队将在2023年建立并配备强大雷达系统。日本还打算扩充自己的网络战斗部队,未来5年将从150人增加到500人,日本的军力在渐进式增长。

  日本宪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弱。2007年,安倍晋三将日本防卫厅改名为防卫省。

  2017年,安倍晋三的再次当选开启了修宪的可能性。安倍晋三的首要计划并不是修改和平宪法,而是重新表述涉及禁止拥有军队的宪法第9条,从而使日本自卫队“合法”。佩龙-杜瓦斯认为:“他深度参与到了这一长期进程之中,鉴于其可以执政到2022年,他无疑有能力最终达到目标。”

  资料图:日本海自“出云”号(中)、“日向”号直升机航母与美军尼米兹级核航母编队航行。

  近代以来的150年间,将海军(特别是主力战舰)作为和平时期的重要威慑手段,在列强外交中屡见不鲜,参考军事频道特此推出一组原创图集,以飨读者。

  1853年7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驶入东京湾(当时称江户湾),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日本开国”事宜。因这些令日本人惊恐的蒸汽战舰通体涂成黑色,故史称“黑船事件”。图为当时日本画家绘制的黑船形象阴森可怖。

  向幕府高官转交美国总统的亲笔信后,佩里舰队离开,次年再次“访问”日本。原想着继续拖延时间的德川幕府,面对总排水量超6000吨、装备舰炮近70门(8英寸以上大口径火炮32门)的美军铁甲舰队,也只好服软认栽,在美国人的炮口下签署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日美《通商条约》。

  “佩里叩关”事件及其签署的一系列条约,深刻地影响了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历史进程。因国门洞开而内外交困的幕府统治很快土崩瓦解,随之兴起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道路,在短短30年时间内就崛起为亚洲新兴强国。

  1894至1895年,日本挑起对华战争,使近代中国海军建设遭受严重损失。但为挽救危局,1896年,晚清政府在巨额赔款压力下仍艰难开启海军复兴步伐,通过购买5艘英德巡洋舰,重新打造了以“五海”舰为骨干与核心的海上力量。图为中国“海容”号巡洋舰停泊在海参崴。

  1899年3月2日,意大利派3艘军舰赴中国东南地区活动,妄图以武力“租借”浙江三门湾。图为19世纪末意大利巡洋舰。

  对此,中方态度强硬,一边整顿海防,一边于5月30日派海军宿将叶祖珪率新购的“五海”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进行威慑性巡航,迫使意大利于次日放弃无理要求,成功挫败了后者的“炮舰外交”。图为抵达纽约港的中国“海圻”号装甲巡洋舰。

  1905年,日本击败沙俄,进一步扩大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面对这个新兴列强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深感自身利益遭受威胁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于1907年派出一支由16艘新锐战列舰和7艘驱逐舰组成、官兵达1.4万的庞大舰队,以“环游世界”之名前往东方威慑日本。

  为了让这次行动更加“高调”和“招摇”,西奥多·罗斯福下令所有军舰一律漆成华丽的白色涂装,因此该舰队又被称作“大白舰队”。前者从美国东海岸出发,沿大西洋一路南下,先后访问了巴西、阿根廷,然后穿越麦哲伦海峡北上,经过智利、秘鲁、墨西哥,抵达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

  在旧金山休整2个月后,“大白舰队”再次出发,沿途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于1908年10月下旬抵达日本横滨港。美军舰队的雄壮阵容震撼了全日本,也迫使日本高层不得不收敛嚣张气焰,给予美方以最隆重的欢迎礼遇,并于4年后违心地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可以说,“大白舰队”到访在日本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丝毫不逊于50多年前的“佩里叩关”事件。不过,日本人并非真的欢迎这支来自大洋彼岸的异国舰队,其内心对于挥舞海军大棒的美国充满了敌视与仇恨。图为当时日本为欢迎“大白舰队”发行的纪念封(或明信片)。

  尽管美国用海军威慑手段暂时遏制了日本争霸亚太的野心,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上世纪30年代后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将到期时,美国与日本还是迅速掀起了一场互视对方为假想敌的海上军备竞赛,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此刻也已进入倒计时。图为前往东方执行对日战略威慑任务的英国Z舰队。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航母舰载机突袭美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之前1个月,已日落西山的英国为警告日本,调遣“不屈”号航母(途中触礁退出)、“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等组成Z舰队,前往东亚海域武力示威。图为描绘”威尔士亲王“号遭日机攻击的画作。

  结果,Z舰队12月4日刚到新加坡,3天后就爆发了珍珠港事件。紧接着,日本陆海军在很短时间内横扫东南亚,并于1941年12月10日出动航空兵,仅用2个半小时就击沉英军2艘主力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在世界海军史上,从战略威慑工具变成战争牺牲品,这2艘英舰堪称典型。图为日方为庆祝胜利而发行的纪念封(或明信片)。

  冷战开始后,作为美国对外实施威慑行动的重要战略工具,其海军航母战斗群更是到处耀武扬威。图为上世纪50年代,部署在东亚地区的美海军第7舰队。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古巴周边海域部署了庞大的海军舰队,以达到全面封锁古巴和对苏威慑之目的。图为当时美国情报部门评估的部署在古巴的苏联导弹打击范围。

  美海军对古巴的全面封锁和“隔离”行动,使苏联意识到美国对危机的高度关切,以及自身尚无能力与美在加勒比对抗的残酷现实,从而被迫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图为当时执行海上封锁任务的美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快速反应以及表现出的强大制海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日后苏联海军的发展思路。图为危机期间执行海上封锁任务的美海军“堪培拉”号巡洋舰。

  1973年10月,以埃及和叙利亚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动第4次中东战争。这场规模空前的局部战争直接导致了分别支持阿以的苏美海军转入海上对峙。图为当时部署于地中海的美军“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

  整个第4次中东战争期间,美苏海军都各自增加了在地中海部署的舰艇数量并提升战备等级,同时针对敌方开展了广泛的监视与侦察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因为势均力敌的2个超级大国出来”武力劝架“,阿以双方才得以很快达成停火协议。图为当时苏联海军的“莫斯科”号直升机航空母舰。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苏美海军头回在地中海对峙了。此前,美国第6舰队和苏联地中海分舰队就曾在1969年利比亚政变和1970年约旦危机期间互相采取威慑行动。图为冷战期间美军部署在地中海的“休斯顿”号战略导弹核潜艇。

  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后期,伊拉克和伊朗竞相发动“袭船战”,严重威胁了作为世界重要能源输出地的海湾航运安全。为此,美国海军再次被用作海上护航与威慑工具。图为曾在海湾地区参与护航任务的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

  为应对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1987年6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下令从当年7月中旬起开始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为此,美国组建了“中东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下辖一支由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核潜艇等50艘舰艇、150余架作战飞机组成的庞大海空编队。图为参与海湾护航任务的美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

  海湾行动期间,美国海军执行了护航、巡逻、威慑等多项任务,并针对伊朗在海湾布雷和袭击民船的行为实施了代号“螳螂行动”的报复性军事打击行动。图为当时遭伊拉克空军误击的美海军“斯塔克”号护卫舰。

  据俄国防部11月25日宣布,俄军已在位于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中的国后岛和择捉岛上部署了“舞会-E”和“棱堡”P岸舰导弹系统,称将有助于加强对当地海军基地和沿岸基础设施的保护,打消日本企图以经济合作换领土的幻想。实际这两种导弹除用于防卫作用外,还有很强的威慑能力,本期就此解读。图为俄军“舞会E”系统试射岸舰导弹。

  首先来看“舞会-E”机动式岸舰导弹系统,该系统由俄莫斯科机械制造设计局于20世纪90年代末研发,2011年正式投入服役,主要用于保护沿海要点地区、海军基地等要害目标。一套“舞会-E”系统,包含4辆八联装导弹发射车(共32枚导弹),可在3秒内完成一次火力齐射。其防御范围可覆盖350公里长的海岸线。

  Kh-35“天王星”(北约代号SS-N-25)反舰导弹是“舞会-E”系统的“利剑”,准确讲,该系统使用的是Kh-35岸舰型3K60。Kh-35由俄新星设计局于20世纪80年代研发,2003年服役。该型导弹气动外形与美“鱼叉”导弹十分相似,弹长3.85米,弹径0.4米,搭载一台涡扇发动机,尾部配有火箭助推器,最大飞行速度0.8马赫,最大射程130千米,配有145千克高爆战斗部,可击沉5000吨级的大型战舰。

  虽然俄军在表面上宣称在国后岛和择捉岛部署“舞会-E”主要用于防卫,但从这张“舞会-E”导弹系统的射程覆盖示意图可看出,该系统除可在战时封锁根室海峡等水道外,还具备对陆攻击能力,其130千米的射程可覆盖包括日本北海道的网走和钏路两座城市在内的沿海地区。

  如果说“舞会-E”只具备战术级威慑,那么俄军部署的另一种“堡垒P”导弹系统就具备一定的战略威慑能力了。K-300P“堡垒P”是于2015年进入俄军服役的最新一代机动式岸舰导弹系统,可防御600千米长的海岸线枚导弹),部署发射时间仅需5分钟,其配备的是P-800“缟玛瑙”超音速远程巡航导弹,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对海最大射程350千米,可携带250千克半穿甲高爆战斗部,可攻击航母级别的大型战舰。

  图为“堡垒-P”岸舰导弹系统作战示意图。可见除通过陆基雷达探测外,该系统还可借助直升机或友军水面战舰提供目标数据中继。

  据俄罗斯卫星网2016年11月16日报道,俄军当天首次使用“棱堡”P岸基导弹系统对位于叙利亚内陆的反对派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这也是该导弹系统诞生之后的首次实战。图为俄军“棱堡”P发射车在叙利亚发射“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视频截图。

  除岸防外,“堡垒P”也具备对陆攻击能力,而且对陆目标的攻击射程可达450千米。如图所示,如果俄军“堡垒P”从国后岛的泊港发射”缟玛瑙“导弹,其射程可覆盖包括日本北海道的行政中枢札幌在内的大部分地区,而且由于该导弹可以2.5马赫超音速突防,日方的防空雷达仅有极短的预警时间,几乎很难拦截。外军专家认为,该系统对日威慑力,不亚于俄军战略轰炸机。

  图为2016年11月,俄军“堡垒P”系统在叙利亚发射“缟玛瑙”超音速巡航导弹打击内陆目标动态图。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05-16/9761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北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