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体育荒废学业?这群世界冠军学习成绩直逼学霸!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许多媒体报道体育冠军退役没学问找不到工作,更有家长认为练体育会荒废了学业

  许多媒体报道体育冠军退役没学问找不到工作,更有家长认为练体育会荒废了学业。

  其实不然,体育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广州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云荟跳绳队”就为我们证实了体育与智育的互补性,世界冠军也同样可以是班级学霸!

  7月2日-12日,“云荟跳绳队”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在全国跳绳运动推广中心的带领下征战2019年WJR跳绳世界杯赛,20名队员在预赛中夺得18个第一名、21个第二、11个第三名,荣耀晋级Grand超级赛。在与全球顶尖绳者的激烈角逐中,“云荟跳绳队”再次打破2项世界纪录,斩获2银3铜!

  杨浩、梁宇、黄卉卉、钟颖潼组合在混合组2*60秒交互绳接力预决赛中,分别以单脚436次、449次打破赛会纪录;黄卉卉、杨时琳、林楚涵组合则在女子组3*40交互绳接力预决赛中,分别以单脚406.5次、408次打破赛会纪录;30秒交互绳速度则在决赛中跳出单脚133次,平均1秒8.8次的暴风式速度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转发报道!

  其实,近年来,“云荟跳绳队”早已在跳绳赛事中取得累累硕果。不仅在全国跳绳联赛的赛场上所向披靡,横扫千军,在2018年征战美国跳绳世界杯赛时,“云荟跳绳队”的18名队员就曾在预赛中夺得23个项目的第一名,所获金牌数量占中国跳绳国家队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二!

  实际上并非如此。从事跳绳教学研究8年的“云荟跳绳队”主教练李晓宇认为,苦练可能会暂时出成绩,但绝不是出成绩的唯一方法,更不是适合小学生的方法。

  “云荟跳绳队”的小队员每周只利用早课前的一小时和放学后的一小时,训练十个时长就达到训练标准。训练方式是教练组多年从国内外搜集整理到的,符合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特点。热身阶段基本都是做游戏,不枯燥,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而正式训练时,每一次训练都是全力朝一个阶段性目标去拼,用一次高质量的训练来代替十次重复性普通训练,既适合孩子的天性,又符合学生的特点。训练完了,大家都是嬉嬉哈哈,打打闹闹,心态特别好。并且,无论大小比赛,校方都积极参加,以赛代练,让小队员们积累丰富的参赛经验。在比赛中,学校不定任务,不给压力,队员们把比赛当训练,竞技状态反而保持得非常好,经常会超水平发挥。

  其实,也不会。郭云海校长介绍了跳绳队的入队标准:队员们必须每次考试总分达到285分,一旦不达标就会停训一个月,直到考试分数达标为止。所以全队不仅没有一个学渣,反而个个是学霸,这次参加世界杯的5位六年级队员就已被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和广州育才实验学校录取。

  在学校,不少同学都以加入跳绳队为荣,只不过有的人学习好但没跳绳的天赋,有的人有天赋却是“学渣”。只有学习和比赛两不误的学生才能入选。

  郭云海校长认为,学校从建立跳绳队之初,目的就只是让学生们强身健体,既因为跳绳这项运动不挑场地、不挑人员、不挑气候等,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特别适合校园开展,又能对学生的身体发育起到非常好的帮助。

  东荟花园小学办学至今,郭云海校长一直坚持向师生倡导“让运动成为习惯”,并于2014年制定了学校“金绳计划”和实施“强腿工程”策略,确定跳绳项目为学校体育特色,引领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促进师生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全面提升。

  学校“云荟跳绳队”的队员们不仅绳技出色,而且学习成绩优异,文明有礼,品德高尚,素质全面。他们2018年曾登陆广东少儿频道、广州卫视、黑龙江卫视、CCTV-3《星光大道》,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权威媒体宣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扬。同时,体育运动的良性开展,又让学生们能精力充沛地去努力学习,学校的教学成绩也在全区名列前茅。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tiyu/2019-08-01/11946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