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我国新闻失实及新闻改革的经典案例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摘要:真实是体育新闻的生命,这是体育新闻学的基本要义,也是体育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体育新闻的真实性是体育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要素。体育新闻真实既包括具体事实的真实,又包括总体的真实。无论是把体育新闻做准、做快,还是做深、做活,其前提都是真实。

  然而,体育新闻报道失实现象却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几乎从未离开过体育新闻传播活动。在当前的中外新闻实践中,各种各样的体育新闻失实现象仍然层出不穷,几乎成了新闻界的一大“顽症”。国内一份很有分量的期刊,连续几年都要评出年度全国十大假新闻。从评选结果来看,平均每年都有一条虚假体育新闻“光荣”上榜,这个数字不能不让人为体育新闻的前景担忧起来。

  本文就体育新闻报道领域中出现虚假新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对出现报道失实体育新闻的原因进行探讨。

  失实的体育新闻报道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体育报道。它是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离开体育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愿去报道“体育新闻”。它的表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具体而言,大致有五种表现:

  一是捕风捉影的疑似新闻。把小道消息当作新闻来报道,这是当前假新闻比较典型的一种表现。这种假新闻看似新闻要素具备,但报道的基本事实没有发生,新闻媒体要特别注意防范。

  二是凭空编造的虚假报道。这种造假手法最恶劣,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极坏。有的记者变成了“作家”,虚构事实、编造故事。这类假新闻对新闻界信誉伤害极大。

  三是文题不符的标题造假。这种造假现象目前越来越多,标题要么惊人、要么挑逗,总之有“视觉冲击力”,但文章内容根本与标题对不上。这既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又有戏弄受众之嫌,严格地说,是一种误导读者的行为,也是一种造假行为。

  四是夸大其辞的失实报道。这类假新闻虽然也有一些事实基础,但对事实又做了很多加工。有的添枝加叶,有的移花接木,在事实之外有不少情节和内容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五是违反常识的误导性报道。这类报道一般也都有消息来源或者可依据的现成材料,但是由于报道者自己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不强,报道出来的内容与事实不相符。这种低级错误反映出一些体育记者对专业知识、社会常识、理论常识储备严重不足。

  这五种具体表现,追根溯源,无一不是体育新闻工作者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所致。因此,只有从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去认识新闻必须真实这一问题,只有提高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品质,才有可能治好新闻失实这一痼疾。

  中国足球队前主教练米卢曾说:“态度决定一切”。新闻工作者是撰写真实新闻还是编造虚假新闻,要看他对新闻事业的态度。如果把写新闻当成追名逐利的工具,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采访作风,靠的只是道听途说,对被采访对象的言行举动采取断章取义的处理方式,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写出虚假新闻。体育新闻报道失实,究其缘由,既有主观认识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既有自我约束不够的问题,也有制度缺位的问题。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有些体育新闻从业人员说的和做的“两张皮”,认为真实性不如轰动性,社会责任让位于经济利益,职业操守屈从于功利追求,在坚持体育新闻真实性问题上打了折扣。细分起来,体育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方面:

  1.追求名声而编造新闻。当今体育新闻采访竞争十分激烈(足球项目的采访更甚),记者要写出独家新闻或进行独家专访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如果记者能写出独家新闻或独家专访,他就可能在体育采访圈内扬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谋求一夜成名的记者就杜撰所谓的独家专访,以鱼目混珠。不过这样的举动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某体育专业报的一名记者在碰到一名国际知名球星时只是“混”到了一张合影,并没有对该球星进行访问,但将网上的材料和一些历史资料“拼凑”成了一篇独家专访,并以合影作为独家访问的“佐证”。该虚假新闻见报后不久就被同行和一些读者识穿其真面目,该报社最终不得不公开道歉。这种追求名声的情况有时也会出现在通讯员或特约撰稿人身上,同样值得警惕。

  2.追求利益而编造新闻。几年前,西南某地的足球采访竞争十分激烈,不少报纸也不约而同地规定:足球记者每“走漏”一条新闻扣50元,每写一条“独家”新闻奖励100元。于是,在追逐利益的指导思想下,一些记者就编造虚假新闻,这使该地一时出现了众多凭空捏造的虚假新闻。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由于该地的足球新闻报道不时为一些不知内情的外地媒体转发,虚假新闻带来的恶劣影响波及到全国。

  3.作风浮夸而编造新闻。新闻采访需要扎扎实实的作风,绝对不能靠道听途说,否则就会酿成大错。2004年8月19日,多家报纸分别以《陈文斌透露张国政夺金“秘密”》、《教练使诈 国政夺金》、《举重教练陈文斌透露张国政夺金秘密:“贪财”贪出来的金牌》和《“空白”信用卡面前晃成绩往上长 张国政教练有奇招》为题,报道张国政的奥运金牌是教练在比赛现场用金钱“激”出来的。该报道是一名记者把玩笑当事实,并捏造细节和对话而编造的虚假新闻。一些报纸编辑未经核实就采用,并在标题上作了夸大的处理。这样的新闻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出台,给中国代表团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4.断章取义而编造新闻。一些虚假新闻的作者并非没有采访,而是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采访所得随意“截取”,一切只是“为我所用”,这样的做法就很容易扭曲被采访者的原意,甚至最终写出了与事实不符的报道。如广州日之泉足球俱乐部在今年中甲联赛第二阶段比赛结束后,发出了一张让广州日之泉足球队主教练麦超“暂时休息”的通知,但一些记者却写成俱乐部让麦超“下课”。而事实是麦超在休息后又重新担当广州日之泉的主教练。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2004年8月29日凌晨,某门户网站体育频道的编辑在奥运会女排决赛还在紧张进行时(中国女排在前两局比赛均告失利),就提前抢发了中国女排失利的消息,在全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5.业务生疏而以讹传讹。体育比赛项目繁多,规则千变万化,因此体育新闻的撰写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而现在体育采访竞争激烈,不少对体育比赛规则并不熟悉的记者也被“赶鸭子上架”,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些虚假的新闻。如今年7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首届欧亚羽毛球对抗赛,一位记者就因为不熟悉比赛规则而写了一条错误的稿件。该比赛连续进行3天,每天有3场比赛,并规定第1天每场比赛场分为1分,第2天为2分,第3天为3分,而这位记者却把每天比赛的场分写成了每天的比赛分值,称“第1天取胜队得1分,第2天取胜队得2分,第3天取胜队得3分。”这篇稿件显然是虚假的新闻。其实,要杜绝这样的错误也不难,因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网站上就有详细的规则说明,只是该记者不知道或者没有去查找而已。

  6.不经核实而编发新闻。虚假体育新闻的出现,主要原因除了记者采访态度不端正、采访作风不踏实外,还和一些编辑工作作风虚浮、对稿件把关不严和没有尽到核实责任有关,上述有关金钱激出张国政奥运夺金的虚假新闻报道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又如2003年5月,某都市报突然刊登出一条“全国独家”的消息,称中国足球队前一天公布了一份新的集训队名单。其实这份名单是国足一年前的名单,出现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虚假消息,是因为某网站的网络突然出了故障,自动将一年前的新闻上传至最新的网页,而某编辑却未经核实就把这样的消息编发见报,结果让读者“一头雾水”。

  体育新闻报道失实,影响的不仅是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而且损坏了体育工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整个体育界的名声,如果对此行为熟视无睹、放任自流,必将给体育新闻带来灭顶之灾。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tiyu/2019-08-06/12038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