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孩子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教育部《体质调研》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下滑,已成为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不过,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的所谓积极变化,是难以让人欣喜的。由于长年积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已到谷底,即使有了止跌回升的迹象,整体状况仍处于极低的水平。

  无论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还是和我们的邻居日本、新加坡相比,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都处于落后状态。

  过去二十多年,韩国青少年的肺活量、运动能力等体质指标一直在提升中;日本青少年的体质自二战后也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其中身高25年间增长10多厘米。与日本相比,我国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率、近视率大幅上升,运动能力却大幅下降。

  官方每隔五年发布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1985-2010年25年间,我国儿童肥胖检出率从几乎为零,到近年来的全面蔓延,经历迅猛发展过程。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 .2亿。2012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

  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 .5%)的四倍。

  专家表示,青少年肥胖正在逐步加重我国经济和医疗机构的负担,其经济负担将超千亿元,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制止这种趋势,中国医疗体制将面临巨大挑战。而且研究指出,肥胖是青少年心肺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比过去二三十年,中国学生的身体变胖,速度变慢了。以跑1000米为例,男生平均速度比以往慢14-15秒;女生跑800米比以前慢12秒。

  同时,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且出现低龄化倾向。目前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较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在10%左右。

  青少年居高不下的近视患病率不仅影响当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危害未来国民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将对国家社会、经济甚至国家安全,都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还表现在:耐力素质存在下跌现象,速度、素质增长趋于停滞、血压调节机能不良比较普遍。

  其中,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报告显示,反映学生速度、力量素质的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仰卧起坐成绩,基本没有增长甚至有所下降。

  与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机能密切相关的耐力素质方面,各年龄组男女学生的成绩也在逐年下降。

  为什么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形势如此严峻?与父辈相比,现在的孩子生活越来越好,按理说身体只会越来越棒,但事实却截然相反。好日子为啥养出弱孩子?

  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锻炼,在于学校、家长对孩子身体体质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学校对青少年的余暇教育与引导不足,也导致青少年自身从小缺乏良好的闲暇观念。

  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奥数等各类辅导班,一切以提高学习成绩为中心,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了体质的培养,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运动量则严重不足。

  在升学率“硬性”考核面前,中小学体育课也经常“让路”。部分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学校组织的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长跑活动、班级球类比赛等)减少。

  有关部门对15个省区市120个县市区进行的调研显示,缺乏体育运动成为中小学普遍问题。

  其中,小学四年级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56.5%,初中二年级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76%。31.6%的小学四年级和83.5%的初中二年级,学校基本不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中国中小学体育基本情况调查》显示,超过60%的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7小时,超过60%的初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9小时。

  高校则往往愿意介绍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多少科技奖项,出了多少院士,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多么显著,极少有人会谈到学生身体素质。在很多军训活动中,学生晕倒的事件时有发生。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说,“我们现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都没有把体质健康列入其中”。

  另外,一些青少年长期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 如过重的学习压力, 因家长、教师、社会过高的期望所导致的心理压力等, 也会阻碍他们体质的健康发展。

  安全问题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慎之又慎”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学校不敢搞体育活动,也不敢搞春游,即使要搞也要让学生带家长来,生怕出事说不清楚。

  中国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确实普遍存在过渡保护甚至是溺爱的倾向,除了学习以外,连小孩衣服弄脏了都觉得心疼。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唯一的孩子更更是承载了全家人的希望。

  比起将孩子们送出门锻炼,父母更倾向于把孩子安置在相对安全的家里,以规避其受伤的风险。

  学校开展的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外出比赛活动,往往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孩子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一些学校废止了多年来运动会上 3000 米、5000 米跑的传统项目。就连体育课上再普通不过的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跑。

  有评论称,如果不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强制规定为必测项目,恐怕运动场的跑道都会荒废了。

  部分学校取消了跳箱、鞍马、单双杠、足球等等。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天文观测等有益于少年儿童成长的课内外活动也都能少则少。

  当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体育课,都是基于“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三无七不”的温柔体育。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玉凤曾建议制定校园安全法,厘清学生意外的责任问题。由国家财政给学生购买体育课意外险,减轻学校及教师在体育课上的责任。

  一方面,青少年运动氛围缺失。电脑、游戏机的普及使青少年一代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学生周末和假期不愿走出家门,更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强身健体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以前中学生的玩主要以“动”为主,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滑冰等,都有益于身体健康。但现在的中学生,玩大多以“静”为主,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和看电视,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对身体极为不利。

  另一方面,居住环境的改善,交通的便利,限制了青少年的活动空间,减少了青少年户外活动的时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建设中高层公寓式和农村城镇化聚集定居形式的推进,客观上限制了居住者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大大减少了青少年的身体活动。

  同时,交通日益发达,出行方式的多元化、现代化,也导致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节省化,大大减少了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运动刺激。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育和卫生部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并没有真正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纳入议事日程。

  部分学校存在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虽然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体育教学理念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提出多时,但真正在体育课教学中得到严格贯彻的并不多,学校体育课依然以枯燥的运动技能教学为主,忽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养成自我体育锻炼的锻炼习惯。

  体育场地、器材开放、使用不足。根据“青少年体育蓝皮书”的数据,2013年,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是31%,近七成的学校不仅将公众挡在了校外,也把课余时间本就缺少运动机会的广大学生,推给了公共体育场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社区。

  长期以来,学校师资紧缺、场地不足和器械落后等现象,归根结底是经费不足。表现在城区学校运动场地人均严重不足,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缺乏或落后等。中小学体育经费与语数外在师资、培训以及经费配比方面相差较大。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为确保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进一步加强保障青少年体质的法制度设,同时合理增加体育成绩在“中考”“高考”中的比重、加大对体育卫生的重视与投入。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教育改革把体育融入素质教育体系中。学校体育课内容也不应仅限于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和内容,加强健康教育,强调“健康”、“快乐”和“终身体育”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家长自身则需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减少上网、看电视等行为,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展开全部很有可能是现在科技进展,父母的娇生惯养,生活条件的优越,时代的变化。导致现在的孩子,经常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好吃懒做,吃了睡,睡了吃,甚至还不吃饭,用零食代餐,经常抽烟喝酒熬夜。这样就搞得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很多男人就是因为这样搞得生不出孩子,精子没活力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展开全部父母拿着自己孩子都当宝,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父母的娇生惯养决定孩子素质比较差,加上中国体育课程的设置也注定身体素质上不去,原来体操项目没人敢上,垫上技巧怕脖子受伤,单杠、双杠怕学生摔下来,支撑跳跃(山羊、跳箱、跳马)怕学生受伤,大部分学校都不敢上了。现在各年龄段都是比学习,没人比身体素质,没人比健康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展开全部因为身体素质好并不能带来私产增值的优势,所以教育功利化的把人格培养的其它方面抛弃,转而寻求能使得私产向上爬的人格部分。

  现实例子就是,一堆孩子爬在教室里学习,美曰其名上进,有出息,出教室外头锻炼身体就被视为不务正业。本来就少的可怜的体育课(每周一节)被随意占用。这正常吗?这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吗?孩子一天的时间都被占用了,拿什么去变健康?

  在这样一种现实中,家长去质问孩子身体不好。你咋不把一天掰成俩天过呢?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夜生活丰富,很多孩子的父母在怀孕期间身体素质就差,孕妇在不注意,由于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喜欢,孩子出生之后,身体素质也不会很好;其次是食品安全问题,孩子从出生开始,喝的奶粉到大了吃的食品,谁敢保证都没有问题的,很多不良商家不顾后果添加对身体不好的物质,孩子吃了身体能好才怪了;最后就是孩子的学习压力问题,从小开始孩子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没有太多的时间锻炼身体,睡眠得不到保障,导致孩子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好。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tiyu/2019-08-29/12790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